close

  □ 方 言
  春節一到,熙熙攘攘的城市總是變得有些冷清,這幾天開始隨著我們這些生活、工作在城市裡的“鄉裡人”返城,城市才變得有些味道,慢慢地恢復平日的生機。此時我們似乎更能理解莎士比亞名言“城市即人”的深刻內涵。
  人是城市的細胞,又是城市的靈魂。人賦予城市活力、魅力和創造力。一個好的城市一定是包容、友善的城市,把人當人的城市、把每一個人都當人的城市。這裡的“人”既包括常住人口,也包括外來人口、流動人口。在以人為本發展理念深入人心的今天,“市民”的概念也應與時俱進,把農村進城務工人員、異地來本城創業者等稱之為“新市民”無疑是一種進步。然而,新市民享有城市居民同等待遇之路依然漫長而艱辛。
  筆者有些親戚朋友在武漢打工,是名副其實的“農民工”。儘管他們在武漢多年,甚至在武漢買了房、安了家,但從來沒有把武漢視為“我們這座城市”,更別提把城市當“家”了。這倒不一定是武漢本土人“吃生”的緣故,或許是存於每一個人心中的家鄉情結使然,更大的概率是我們的城市並沒有給予他們一些溫暖的感覺。聽他們講,除了辦暫住證、辦計生證件等有人主動上門以外,其他諸如社保、醫保、小孩上學等事關個人切身利益的事,大都需要到處求人咨詢和辦理。當然,如果他們居住的地方發生了什麼案件或出現了什麼不穩定因素,那時上門者還是絡繹不絕的。
  當一個人貼上“外來人口”或“流動人口”的標簽之時,他在這個城市生活、工作和辦事或多或少地要被異類的眼光檢視,他是無論如何也不會對城市產生好感的。人的記憶是一種選擇性記憶,痛苦的事情總是比愉悅的事情更容易銘刻在心。當被歧視的經歷難以忘懷,負面情緒勢必油然而生,嚴重的話就會積澱為對城市的仇視。人們來到城市是為了生活,人們居住在城市是為了生活得更好。我們的城市要讓人記得住鄉愁,就得讓新市民忘記“鄉仇”。
  春運“大遷徙”的實質是什麼?我以為是每一個人尋找家的感覺、鄉的記憶。儘管歷程艱辛,但倍感溫暖。如果我們的每一座城市都能讓新市民體驗到“家”一般的溫情,春運大潮或許會漸漸退去。遺憾的是,我們認識得還不深、做得也不夠。
  管理學上有一個著名的雙因素理論,說的是,人對於外部激勵的心理表現並不是簡單的不滿意與滿意兩種,在兩者之間的連接地帶還有一種心理狀態叫做“沒有不滿意”。比如,實施了多年的外來人口暫住證制度退出歷史舞臺,居住證全面取代暫住證。這一改革在有些人看來應該會讓外來人口感到滿意,實際上暫住證本身就是一種歧視性管理,取消它只能消除外來人口的不滿意,即只能讓外來人口“沒有不滿意”。要讓外來人口感到滿意,就得有就業、教育、醫療等方面同等待遇系列配套制度的跟進。時下,一些改善新市民待遇方面的諸多政策措施,只是在消除不滿意上做文章,要真正讓新市民滿意還得繼續深化改革,在公共服務均等化上下真功夫。
  新年祈願大武漢能夠早日成為一個1000多萬人的大“市民之家”。
  (作者為公務人員)  (原標題:讓新市民有“家”的感覺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w08bwlhp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